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資訊中心 > 時政要聞
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,而農業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所在。區塊鏈技術與農業領域的結合在2020年可謂是正當其時。近期我國接連發布了相關政策文件,明確指出:區塊鏈助力農業的創新與發展。那么,在農業領域中,區塊鏈有哪些應用和創新?
近期我國“區塊鏈+農業”相關政策導向
今年年初一月份時,農業農村部、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了《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》。規劃中提到,加快推進農業區塊鏈大規模組網、鏈上鏈下數據協同等核心技術突破,加強農業區塊鏈標準化研究,讓區塊鏈技術在農業物聯網、質量安全溯源、農村金融、農業保險、透明供應鏈、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創新應用。
2020年2月5日,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后,農業農村部做了進一步規劃和落實。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仍是聚焦“三農”領域,不同的是,此文件將區塊鏈排在了人工智能和5G之前,可見中央對區塊鏈產業的重視程度。中央一號文件所提出的“加快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”,而隨后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兩份文件,便是對政策的貫徹落實,文中對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做了明確規劃。
2020年2月12日,農業農村部印發《2020年農藥管理工作要點》,其中的完善質量追溯體系為重點工作。利用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,加快構建全國統一的質量追溯系統,逐步實現全國農藥質量追溯全覆蓋。完善標簽管理辦法,推行農藥內外包裝二維碼關聯,逐步實現農藥生產、經營、使用全鏈條可追溯。
2020年2月13日,農業農村部制定并印發了《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》,該報告中提到,2020年要大力推動智慧監管,謀劃建設智慧農安平臺,運用大數據、物聯網、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監管方式,推動傳統監管方式向線上智慧監管的轉變。
區塊鏈在農業領域的主要應用場景
1.區塊鏈+質量安全溯源
當解決了溫飽之后,人們開始關注農產品質量是否安全可靠。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被認為消費者最為關注的應用領域之一。農業產業化過程中,生產地和消費地距離拉遠,消費者對生產者使用的農藥、化肥以及運輸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添加劑等信息根本無從了解,消費者對生產的信任度降低。而區塊鏈技術可全程記錄農產品的生產、運輸、加工和儲藏等過程,確保數據的真實性、難以篡改性、不可偽造性、真實透明性,從而增加消費者的信任度,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2.區塊鏈+精準扶貧“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”
區塊鏈以其共識、去信任、防篡改、共監管、可追溯等機制,可有效提高復雜環境下的信息高效管理,提高精準扶貧工作的指向性,加強對資金流向、扶貧對象、獲得效果等的有效監管,可以從底層技術和理念上提供堅實的信息支撐。
區塊鏈助力農業數字經濟,將技術和產業相結合可以幫助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。當然,這些數字經濟新業態也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,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開展創新試點。